2013年是全球液晶面板商迎来曙光的一年。在这一年,液晶衰退终于结束了。
面板价格开始快速上涨。
顶着亏损,逆势发展了多年的红旗电子终于迎来收获的时候。
b1到b5很快全部实现满产满销。
而春通的十代线在第一季度再次迎来全面性的亏损。
春通在大尺寸电视上的押注几乎已经失败。他们所预想的60寸电视须求快速增长没有出现。
春通开始布局发展液晶屏幕的高端产品,准备扼守小众市场,以图能卷土重来。
可惜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了。日本厂商在液晶面板领域集体出局,再也没能回到牌桌上。
红旗电子的面前只剩下了中国台湾企业和韩国企业。
而中国大陆企业对中国台湾企业的全面反超已经越来越明显。
红旗电子已经手握五条线,而且还有另外两条线在建。除了红旗电子以外包括鹏海的腾龙光电等企业也在抓紧建设八代线。
超过中国台湾企业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而最让王洛宾忌惮的还是韩国双雄。
三颗星和gl在oled面板上来势汹汹,大有想要据此牢牢坐稳世界霸主的意思。
客观地说,王洛宾也觉得oled的前景很好,不出意外地话应该会成为下一代屏幕显示的主流技术。
但是是否会那么快,王洛宾觉得恐怕还得几年。
而三颗星和gl接下来的动作也印证了这一猜想。
五月份,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世界电子工业及显示工业展览会。
世界面板巨头悉数参加。
就在这场展会上,三颗星和gl纷纷展示出55寸超薄曲面oled屏电视。
两大巨头一起展示oled屏幕的电视引起行业震动,不少人觉得oled的时代真的已经到来。
但是当王洛宾听到售价时,却不禁意味深长地笑了。。
没错,是美元,约合人民币十万左右。
三颗星和gl推出的两款oled电视显示效果确实不错,但其实生产性问题仍然存在。
而且液晶显示的技术仍然在快速发展,许多新技术的应用让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并没有比oled面板的差很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甚至没有什么差别。
但是价格却差了十倍甚至不止。
那么消费者的选择就是可以预料的了。
三颗星和gl的oled电视果然销售惨淡。
韩国双雄所预想的oled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三颗星和gl纷纷再次调转方向,重新重点发展液晶面板,准备把失去的市场都抢回来。
一时间,媒体纷纷唱衰oled技术,甚至有传言说韩国企业已经完全放弃了oled电视。
这个时候,新海峡科技突然传出了正在规划十代线的消息。
这件事情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但是新海峡科技确实是准备要建一条十代线的。
他们的想法跟春通一样,同样觉得对于超大尺寸电视的须求一定会上涨。
其实事实也是如此。
从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消费者对于大屏幕有一种青睐。但是当时60寸以上的大尺寸电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须求增长。
新海峡同样是准备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但这个计划很快就流产了。
7月份的时候,新海峡科技的几位副总前往美国出席一个论坛活动。
结果,活动一结束就全被逮捕了。
美国以违反反拢断法为由,判处几人在美国服刑一年零四个月。
这几位副总其中就有十代线的总负责人。
十代线计划一时间群龙无首。而另外几人也是新海峡科技的关键人物。
多位高管被美国扣押,导致新海峡科技出现了一年多的决策真空,发展速度大大慢了下来。
那个时候,王洛宾正好也要去美国出席一场tft技术的论坛。
当时有人就劝王洛宾不要去。
王洛宾只是轻篾地一笑:“中国台湾的人他们敢扣,我不信大陆的人他们也敢扣。”
王洛宾最终平安归来,美国之行非常顺利。
但是没过几年,另一事件就发生了。
王洛宾从美国回来之后就再次调整了产品结构。
他把b3,也就是庐阳的六代线,也转成了生产小尺寸屏幕的生产线,同时从b1和b2抽调技术骨干前往支持转型。
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因为移动智能终端市场的火爆导致的。
虽然王洛宾对智能机的快速发展早有预料,但是智能机和平板计算机市场须求的飞速增加还是大大超乎他的预料。
b3的转型比b1更加困难,因为最初设计的是针对更大尺寸的面板。但是幸好已经有过成功经验,总的来说比较顺利。
11月份的时候,b3的5英寸屏幕下线,并且收到了订单。
今年这一年,对于大多数的面板商都是盈利的一年。
红旗电子总盈利57亿,而且手机屏和平板计算机屏分别占有全球市场总份额的20和35,双双位居世界第一。
韩国企业更加恐慌了。。
三个月的时间,b6的良品率就达到了80,开始进行量产。
b6的成功落地让红旗电子在小尺寸面板再多一座堡垒,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被巩固。
旗电子在小尺寸的oled屏上的进步让人瞠目结舌。良品率决定了成本,而成本决定了价格。良品率意味着,在这个领域已经没人是红旗电子的对手了。
韩国企业已经如坐针毯了。
没有人想到,红旗电子的小尺寸屏幕居然做到这么好。
更没有人想到,当所有厂商都在为了大尺寸面板打的头破血流的时候,小尺寸面板异军突起,居然超过了大尺寸面板的全球须求。
此时的红旗电子手握b1、b2、b3和b6四条小尺寸面板产线,已经傲视群雄。
更让韩国企业担忧的是,中国的智能机市场还在快速上涨。
红旗电子,已经可以预料到今年爆发式的盈利了。
而红旗电子的扩张还在继续。
也许是出于自身战略的考虑,也或者是避其锋芒。韩国双雄这个时候也选择了发展大尺寸屏幕。
三颗星和gl在中国大陆没有产线,如果这时候发展小尺寸面板,不光技术上没有优势,而且关税和物流成本让价格也没有优势。。
紧接着,红旗电子激活了新的扩张计划。。
消息一公布,鹏海市政府找上了门。
鹏海当时其实已经有腾龙光电的8代线了。
腾龙光电的逐步崛起也是一个非常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
不同于红旗电子采用收购外企的方式获得技术,腾龙是通过招揽人才的办法逐步掌握了技术。
而他们主要招揽的人才也是中国台湾的工程师。
中国台湾面板商大裁员的时候,不光红旗电子去招人了,腾龙光电还有另外一家大陆的企业也去招人了。
但是腾龙光电没有红旗电子那么大招旗鼓,一直在悄悄地进行。
在红旗电子从中国台湾撤出后,他们也一直在悄悄地在中国台湾招人,慢慢地组建了自己的团队。而且技术团队已经非常成熟了,所以他们才得以拥有建线的能力。
鹏海市委之所以找上红旗电子合作一是看重他们的能力,二是腾龙光电确实分身乏术。
从中国台湾招来的团队全都在八代在线,而腾龙光电还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技术团队,无力短期内再上一条线。
但是鹏海市政府又非常着急。
主要原因还是在鹏海的产业机构上。
鹏海是电子产业大市。除了国内几家头部电视企业全都在鹏海以外,国内的几家智能机头部企业也都在鹏海。
鹏海市政府希望增加当地的面板供给,来大力发展彩电和智能机产业,所以想让红旗电子再去建一条线,为电视厂家供货。
而且在当地建厂就能省去物流费用,降低彩电的生产成本,从而让国产彩电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这也为后来我国彩电企业超过韩国企业打下了基础。
其实鹏海市政府最初的计划是希望红旗电子再去建两条线的,一条针对电视,一条针对手机。
但是王洛宾觉得,虽然国内手机市场须求还在上涨,但是再上小尺寸面板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跌。。
双方随即进入实质性磋商。
鹏海的电子产业,尤其是智能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上下游的企业发展。鹏海市的财政收入一路高歌猛进,一时间财大气粗。
8月份,双方签署了资金框架协议,确定总投资320亿,资金来源还是通过定向增发和银行贷款以及自有出资来解决。
之所以金额会比之前的8代线高出许多,主要还是出于鹏海市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考虑。
这里就看出鹏海市政府当时就已经有了让中国电视制霸全球的野心。。产能也要高出40。这么做的打算无非就是全力保障鹏海市电视厂商的面板须求。让当地的电视厂商不用为了缺少屏幕而去找国外厂商购买。。那时候,如果国外厂商的定价太高,对方就直接回怼“你不降价,我去就买红旗电子的去。”
对方没有办法,只能乖乖降价。。
九月份,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十月份,b8便开始了动工。
红旗电子这种几乎“一年一线”的扩张速度让同行厂商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种速度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不可能有其他厂商能有这种速度的。
这种极具进攻性的扩张策略已经快要把其他厂商逼到墙角。
所以,同行厂商们故技重施。
既然场上打不过你,那就在台下使手段。
只是令人心痛的是,这次先跳出来的不是日本,而是我国中国台湾。
2014年,是红旗电子再次大丰收的一年。。。
另外,新申请专利数全球第一;全球首发产品比例世界第一;毛利率世界第一。
除了产能以外,红旗电子已经基本反超中国台湾企业。
而b7和b8的动工已经让红旗电子全面超过中国台湾企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
距离超过中国台湾企业,也只剩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