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一家国营企业的伟大崛起 > 第73章 众筹

第73章 众筹

通知发出的第二天,财务处的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宋玥婷兴高采烈地跑到了王洛宾的办公室。

“王总,您快去看看吧,财务处全是人。”

王洛宾一惊,以为出事了,忙问道:“怎么回事?”

“就是上次让大家出钱入股那个事啊。好多员工都来入股了,队伍都排到正门楼外了,一眼都看不到头。”

王洛宾更吃惊了,但是也有些不解:“大家这么积极吗?”

“对啊。就刚才,一名员工直接掏出来一万块,全部入股了。”

“一万块?!怎么可能呢?”

那时候厂里员工的工资大概每月一百五十元上下,厂领导的能高一些,大概两百二三的样子。

这一万块可能是那个人十几年的积蓄。

王洛宾急忙跑到了财务处。

果然象宋玥婷说的那样,人从财务处的门口一直往外排,沿着楼道排到一楼,又延伸到院里,一眼真的看不到头。

在那一刻,王洛宾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当时提出人员分流计划时,张卫东直接严词拒绝了。

这种对厂里彻底忠诚的员工,这种一心为厂的员工,你怎么能忍心抛弃他们呢?

然而不久之后,许多人还是被王洛宾不得不抛弃了。

厂里的职工积极地入股本来对厂里是一件好事。但是当王洛宾看到大伙儿那么积极的时候,他心里又开始发毛。

他怕把钱都赔进去姑负了他们。

所以在那天的下午,王洛宾紧急召开了全厂职工入股大会,对全厂职工进行详细的讲解。

他上来就说道:“入股这件事呢,它是有风险的。当然我不是打消大家的积极性。大伙愿意为厂出钱出力,我很感激大伙。我们肯定也会尽力把这件事情做成功,但是市场的变化有时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失败和成功的概率各占一半。大伙入股呢,也要量力而行。我们也怕把大伙的钱都赔进去,而且”

“厂长。”下面有员工出声打断了王洛宾。

“我们出钱入股,本来也不是奔着发财。”

“是啊,要是想发财,我们去买深圳的股票就好了。”

“钱给你们,是让你们拿来救厂的。赔了我们也没有关系。”

“是啊,你们全心全意地把公司办好,把这笔钱用好,就是对得起大伙了。我们不指望多大回报。”

唉,我们的人民真好啊。

王洛宾无言以对。

面对这样一群员工,其实他无论说什么都是苍白的,唯有以行动报答他们的信任。

财务处门口每天都排满队的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为了加快速度,不得不增设了几个接收员工入股的窗口。

最终,全厂近三千名员工出资入股,筹集到了650万元的资金。

转眼资金就解决了一大半。但是一千万还是没有凑够。

王洛宾办公室内,闫顺成看着财务处报上来的员工出资情况,不禁皱了下眉头。

“王总,这一千万还是没有凑够啊。”

王洛宾没有说话。

“要不”闫顺成继续说道:“我们在动员一下员工,反正六百万我们都拿了,不差这三百多万了。”

王洛宾在心中想了想,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

“算了,不能在麻烦大伙儿了。咱厂的员工对厂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况且,全都把负担甩给员工们,还要我们这些领导干什么?剩下的我们自己解决。”

眼见王洛宾坚决,闫顺成也就不再说什么。

“王总。”一位年轻的女员工在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喊道。

“怎么了,小唐?”王洛宾抬头说道。

唐夕允是王洛宾的秘书,她是前年才进入电子管厂的,原来在行政部。后来电子管厂成立了集团公司之后,王洛宾一直没有配秘书,于是唐夕允就被调来当他的秘书,帮助他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唐夕允的个头差不多有一米七左右,在女性当中算是非常高的,而且形象很好。另外她很擅长统筹安排事情,行政部的事情之前总是被她安排地有条不紊。

唐夕允拿着一摞文档走了进来。

“最近下面的各个分公司的项目申报文档都提交上来了,需要您过目。”

“哦,你放在这吧,我待会看。”

闫顺成见状,起身说道:“那王总您先忙,我去了。”

“你先等下,你也看看他们申报的项目,看看有什么意见没有。”

“哦,好。”

王洛宾拿起那一沓各子公司的项目申报文档。

刚看到第一个项目,王洛宾就皱起了眉头。

一分厂拟与四川九牧集团成立北华东方经济发展中心,开发多种保健茶和营养饮品,并且主推一款带有传感器的养生壶,双方已经做出了样品。

王洛宾只翻了两页他们的可行性报告,就合上了。他心中否定了这个计划。

他又拿起另一份报告。

六分厂拟与北华东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各出资五十万,成立北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发一款专门针对女性的爽口液。

王洛宾看着可行性报告里面那句“产品前景良好,全中国有几亿女性,市场足够广阔”,有些哭笑不得。六分厂负责人幸亏不在他面前。王洛宾真想把这份报告摔在他脸上,问问他“中国女性多,针对女性的爽口液就一定销售地好吗”。

他继续翻看后面的报告,结果没想到其他子公司的计划一个比一个离谱。

五分厂准备单独在佳木斯市申办边境贸易公司,进口俄罗斯的产品来中国境内销售。

三分厂申请把总部富裕的车辆分给他们,他们准备跟其他公司合办的士公司。

王洛宾翻着翻着,就感觉自己血压要上来了。

他摘掉眼镜,捏了捏自己的眼角,把文档递给了闫顺成。

“你看看。”

闫顺成接过文档,翻了几页之后他的表情就跟王洛宾一样了。

“这这都哪跟哪啊?虽然没对项目要求做限制,可是他们也太胡来了。什么项目都敢上啊?”

王洛宾又戴上了眼镜:“恐怕也都是没别的办法了。”

“那王总这些项目你要给他们通过吗?”

“当然不行!他们报上来的项目不光领域陌生,可行性报告也根本没有说服力,贸然进入太危险了。说不定有些都是胡乱报上来的。”

看着眉头紧锁的王洛宾,闫顺成没说话,他把文档又放回到了王洛宾的桌子上。

“王总,那我先去了。”

“恩,你去忙吧。”

闫顺成走后,王洛宾又拿起了那沓文档,逐一批复好。

最终,大部分的方案都被王洛宾否定了。

他把批复好的文档摞在一起,放在一旁,往后靠在椅子上。

心里感叹:都被逼到这个份上了吗?

从各个分厂对项目上的“饥不择食”来看,王洛宾知道他们的处境也在生死边缘。

但是正因为如此,项目的选择才更要慎重,这也是他为什么大部分都不能批准的原因。

现在这个节点,对于总部也好,对于各个分公司也好,犯错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一旦错了,就彻底完了。

“小唐啊。”王洛宾朝外喊道。

唐夕允从外面的办公室快步走了过来。

“王总,您叫我。”

“报告我都看完了,你让行政发回各个子公司吧。”

“好,我马上去办。”

报告的批复发回了各个子公司,项目被否定的各个子公司只好重新找别的项目。

但是很快,王洛宾就发现他也不得不象那些子公司一样,在项目前面“饥不择食”。那些看似“离谱”的项目背后,其实是无路可走的无奈之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