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一家国营企业的伟大崛起 > 第120章 进入配套产业

第120章 进入配套产业

收购当代电子的计划暂缓之后,王洛宾开始围绕液晶显示屏的配套产业进行布局。

王洛宾那时候对于红旗电子发展液晶显示的思路发生了一些变化。

他决定开始进入液晶显示的配套产品领域。

这样做一是为了万一短期内真的无法进入液晶面板领域,可以先进入配套领域,然后逐步靠近,为进入液晶面板领域提前布局。二是即便以后进入了液晶面板领域,配套的产业链也还是要逐步创建的,就象他创建crt产业链一样。

发展液晶显示配套产品的思路跟发展crt配套产品的思路基本上是一样,只不过优先考虑的顺序不同罢了。

发展crt配套产品时,王洛宾优先考虑跟外企合资,后面才考虑收购部分股份。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当时的红旗电子太弱,没钱没技术,跟实力强大的公司合作,抱上大腿才更加稳妥一些。而当红旗电子上市成功拿到融资以后,便开始考虑直接出资收购对方的股份,以控股股东的形式进入某个产业。

但是在发展液晶显示配套产品上,王洛宾的思路反了过来。

他要优先考虑收购对方或者对方部分股份,然后才考虑合资的形式。

王洛宾能这么做的原因当然首先就是因为红旗电子有钱了。其次是合资的方式,在技术发展升级上难免受人制约。直接收购虽然成本要高很多,但是一旦掌握了控制权,后面的发展就要轻松很多,至少不用看人脸色。

基本的策略制定好了以后,王洛宾就召集所有副总开会,研讨先从哪里入手。

最终,他们选择了背光源项目。

背光源跟彩膜一样都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部件,虽然当时尚且没有中国大陆的本土企业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国内已经有了外企和中国台湾企业建厂生产。这些企业集中在平江一带,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集群效应。

王洛宾决定,由红旗电子来做这个先行者,成为第一家进入背光源项目的中国内地企业。

这个项目交给了副总董强。

董强今年三十九岁,原来是红旗电管厂的车间副主任,后来股份制改组以后被调任到市场部,几年前刚被王洛宾提拔到副总的位置上。

接到王洛宾的命令后,董强就准备带人前往平江找企业谈判,查找收购或者合资的机会。

临走之前,王洛宾把董强叫来单独谈了一次话。

“董强,你这次去平江责任重大。咱们现在有可能短期内进入不了液晶显示面板领域了。配套产业要先发展起来。背光源是我们做的第一个液晶显示配套产品。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关乎我们后面的整个战略计划。未来我们的目标是给世界所有的一流液晶企业供货。但是现在我给你的任务是,想办法挤进这个行业,并且活下来。”

“明白,王总,我一定完成任务。”

“这个项目优先考虑收购,其次在考虑合资。但是不管最后是以收购对方的形式还是合资的形式,必须想办法掌握主动权。即便是合资,也要想办法控股。”

“放心,王总,我明白这个项目对我们的意义。一定想尽一切办法拿到控制权。”

“恩。另外,这个项目我给你五千万的自主权,金额在五千万以内你都自己决定。另外在合作条件上,如果遇到困难,优先考虑控股。对方只要能让我们控股,其他的我们都可以做出适当的让步”

王洛宾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还有一些必要的事项一一叮嘱了董强,并且给了他五千万金额的自主权。

这个自主权应该说很有分量。董强不光可以在金额上自主决定,而且王洛宾一给就是五千万的额度,可以说对董强充满了信任。放在古代,这几乎就相当于是先斩后奏的权利了。

董强也明白王洛宾的意思,心中暗下决心,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众人第二天便起程出发。

到达平江以后,董强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找企业沟通。

结果,一连几个月的沟通下来,全是拒绝。这些企业不光不同意被收购,连合资也不愿意。说白了就是不希望大陆的企业染指这个行业。

这帮企业这么团结是董强没有想到的。

他没办法,只好尝试在股权和技术转让费等方面做出一些让步来试图说服对方合作,但是事情依然没有什么进展。有一家企业甚至直接回复说:不要说你们控股,就算你们让我们控股我们也不会跟你们合作。

董强被气得扭头就走。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九月份。

一家名叫荼谷株式会社的日本公司进入中国,查找合作机会。

荼谷也是做背光源的。中国内地优惠的税收政策还有低廉的制造成本吸引了他们来中国建厂。

但是荼谷到了中国以后才发现,内地已经有了好几家大企业建厂了。荼谷自身的实力不算强,大概两百人的规模,和这些大企业竞争当然是没有胜算的。于是准备找本土企业合作,扩大规模,来跟其他几家企业竞争。

董强一知道这个消息就去了他们入住的酒店拜访,表达了希望收购他们的想法。

荼谷当然不肯,他们进入中国是为了享受中国低廉的生产成本,不是为了把公司卖掉的。

于是两家开始进行合资谈判。

王洛宾之前给董强的任务是,假如无法收购,那么即便是合资也要想办法控股。

所以一开始谈判,董强就提出红旗电子至少占股75。

日方代表听到这个要求,愣了半天。

他们原本还希望自己利用技术优势可以控股。毕竟红旗电子相比说技术落后,不如干脆说就没有技术。自己手里有红旗电子从来没有过的技术,即便不能控股,至少也要一家一半。就要求占股75。

日方代表三木进次郎面露怒色地说道:“董先生,你方的这个要求请恕我们不能同意。我们提供这么先进的技术,你们居然还要求控股,而且是大比例控股,你不觉得有些过分吗?”

董强当然知道过分,但是谈判的原则向来就是先报最高的,万一对方同意了呢?

董强不慌不忙地说道:“很抱歉,我方在这次合资上坚持要求占股75。除了这一点以外,其馀的我们都可以做出让步来弥补你们。”

董强原本以为他说完这句话,对方会继续反驳,然后他在抛出新的条件继续试探。

但是没想到,三木进次郎想了两秒,问道:“你们能提供什么条件?”

董强听到这话,也愣了一下。

对方居然主动询问他能提供什么条件,那就说明如果条件合适,这个股权比例对方是可以同意的。

董强万万没想到。

他表面不动声色地说道:“我方可以提供场地。场地不需要折价算作我方的出资。合资金额我方仍然可以按照股权比例全额出资。”

场地是王洛宾之前就跟董强交代好的。如果对方愿意合资,红旗电子可以提供场地。

而且因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纷纷对于企业来当地建厂提出很多优惠政策。低廉的土地价格就是招商手段之一。只要可以来当地建厂,就可以以极低的价格拿到工业用地,甚至有部分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可以免费提供用地。

红旗电子只要想,可以从平江政府手里以很低的价格拿到一块工业用地建厂。

三木想了想,如果是对方提供场地确实就省去了“一大笔”费用。但是他似乎还是想在为公司多争取一些利益。

“可是我方提供的技术这么先进,再怎么说也不应该只让我们占股25。据我所知,中国目前还没有这项技术。”

“哎??”日方代表明显一惊。

但其实董强的这个策略跟他们当年和东京端子合作时,山岛用的策略是一样。东京端子先承诺可以不要技术使用费,但是转过头就要求占股60,一下子就把技术使用费的损失弥补回来了。

三木在脑子里盘算,似乎还是不太满意。

“即便如此,我方还是不能同意。”

“什么?”

三木愣在那里,心道:中方企业都这么大方吗?

“总经理的位置也可以给你们。”

红旗电子只要是控股股东,即便总经理是日方的,公司控制权也还在中方的手里。

“但是,在技术转让上,你们不能设限制,更不能采用黑箱转让。我们可以不要专利,但是技术必须完完整整地交给我们。”

董强一连套的让步条件让日方有些沾沾自喜,以为红旗电子为了控股什么都可以让步。

但是他想错了,董强的让步到此为止。

“董先生,虽然你们的条件尚可让人满意,但是我方还是不能同意你们这么大比例地占股。股,但是比例最高60。”

董强微微一笑,看向对方。他眼珠毫不挪移,死死盯着对方,仿佛看着猎物。

“三木先生,在我们谈判之前,你有了解过我们吗?”

三木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直接回答道:“我了解过一些。”

“哦那你有了解过中国目前的背光源市场吗?”

三木没有回答。

“中国目前没有背光源市场,因为我们目前根本就没有做液晶显示的企业。”

三木还没有明白。

董强继续说道:“正因为如此,目前中国国内还没有一家做背光源项目的企业。现在你们面前的是中国唯一一家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

三木恍然意识到了什么。

“三木先生,我也调查过你们。你们日本因为金融危机,日子恐怕不好过吧。不然你们也不会来中国查找机会。我们跟你们的合作是非常有诚意的,我们愿意提供土地,还愿意让出20的年利润作为你们的技术使用费,而且还可以把总经理的位置让给你们。就这些条件,你们不可能找到第二家中国企业能答应了。你们现在甚至都找不到第二家中国企业能跟你们谈判。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现在坐在你们面前的是你们唯一的机会。”

董强顿了顿,以一种威胁的口吻说道:“但是你们不会是最后一家进入中国的日企。”

三木有些流汗了,他陡然间意识到对方说的都是对的。

“而且现在平江这几家做背光源的企业,哪一家都比你们更有实力。尤其是我国中国台湾的企业,他们现在的技术应该说比你们要好。如果只是你们自己独自建厂,恐怕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你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查找机会,应该不想锻羽而归吧。”

董强这一套“胡萝卜加大棒”让三木有些天旋地转。

其实董强说的都是对的,并不全是吓唬他们。荼谷如果真的错过跟红旗电子的合作,短时间内能不能找到第二家愿意合作的中国企业真的不好说。

三木不禁掏出手帕擦了擦汗,说道:“请让我请示总部,我无权做出决定。”

董强微微一笑:“你尽快吧,我们还在跟另外一家日企谈。”

“好的好的。”

不到三天的时间,三木就联系了董强。日本总部同意了这次合资。

最终两家共同出资四千万元,红旗电子出资三千万,荼谷株式会社出资一千万,由红旗电子占股75,荼谷占股25,成立红旗荼谷光电子有限公司,简称红荼。

十月份两家正式签订了合同。

红旗电子朝着液晶显示配套迈出了第一步

2001年红旗电子的销售额再创新高,总利润已经突破四亿。如果不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有平板显示器分走了少量的市场,全年总利润说不定已经接近五亿。

红旗电子内部一副蒸蒸日上的景象。

但是海峡对岸的宏达光电子却是另一番场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