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重生末日前:我的后盾是国家 > 第203章 这什么都不算!

第203章 这什么都不算!

余庆教授静静看着操作间中,黄色的黄饼,也即重铀酸铵被高温加热氧化后,转变成了一种奇特的黑色粉末。

这是二氧化铀。

一桶又一桶的二氧化铀被机器人运走,而从氧化车间的另一层,则有众多的,源源不断的黄色固体状的黄饼运进来。

他知道,在这座浓缩铀工厂的上游,铀矿石基地也在拼命的生产之中。

单单这一座浓缩铀工厂所需要的黄饼,就需要上游铀矿石工厂每天处理约四万吨的铀矿石。

这些矿石会被破碎、研磨成粉末状后,接受后续一步步的处理,最终才能制成充当这座工厂原料的黄饼。

四万吨的铀矿石,意味着那座铀矿冶炼基地至少需要一平方公里以上的面积,每天需要消耗千万度以上的电,以及一千名以上的工人与工程师——这还是在大规模采取自动化设备之后的情况。

而现阶段,在各座铀矿俱都尽可能提升黄饼产量的现在,恐怕要有十万名以上的人力投入到这一环节之中。

但仍旧是那句话,这在整个黑洞拦截计划之中,丝毫不算什么,毫不起眼。

跟随着传送带和工程师们的操作,余庆的目光转移到了下一个环节。

“这里是氟化车间。”

他看到了一座座巨大的反应釜。在这反应釜中,一方投入了黑色的二氧化铀粉末,另一端则加入了氟化氢,最终生成了一种绿色的,俗称为绿盐的东西。

这是四氟化铀。

四氟化铀再度进入到了氟化车间,又被转化为了如同粗盐一般模样的六氟化铀。

接下来,就是浓缩铀最重要,也是规模最为庞大的一个环节了。

这个环节位于厂区的另一个位置。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余庆向那里走去。

距离越近,那种低沉且高频的嗡嗡声便越明显。

来到控制室,透过巨大的透明玻璃,余庆看到了极为惊人的一幕。

他看到了一座钢铁丛林。

那是一座面积达到了十万平米的巨大厂房,除去边缘的一些设备之外,厂房中间俱都被一种泛着冷金属光芒的圆柱体所充斥。

那些圆柱体高有3米,直径仅为30厘米左右。。

每一列之间的距离多一点,约为2米的样子,中间则留出了一条窄窄的通道。

一些机器人、机器狗,以及一些穿着厚重防辐射服的工程师正在通道之中来回巡逻查看。

余庆知道,这是离心机。

之前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流程,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将含铀化合物变成气体。

因为唯有气体,才能更方便的分离提纯。

六氟化铀常温下是固体,但在56摄氏度时,便会成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气体。

它有剧毒。只要吸入一点就足以剥夺一条生命。

而此刻,这些剧毒的透明气体,便被灌注到了第一台离心机之中。

事实上,就算是这座铀浓缩工厂的原材料,黄饼,其含铀量也能高达80以上。

但它很显然是无法作为核武器原料的。原因很简单,铀元素依据中子数不同,存在不同的同位素。

最为常见的是铀238。它是无法裂变的,铀235才能作为核燃料使用。

此刻的六氟化铀气体更准确来说是六氟化铀238和六氟化铀235的混合物。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六氟化铀238。

但这两种气体化学性质极为接近,该如何才能将它们分离?

漫长的科技进步历程之中,人类文明的核工业逐渐形成了一套虽然简单粗暴,并不高效但足够满足需求的方法。

离心机阵列。

面前这座厂房之中的约8万个泛着金属光泽的圆柱体,便是8万台高速离心机。

它们的转速可达每分钟6万转以上。在如此高速的旋转之中,分子量较高,质量也微微重了一点的六氟化铀238便会被挤压到离心机外层,而质量微微轻了一点的六氟化铀235便会位于离心机靠里一点的地方。

就使用这种看起来毫无技术含量,极为简单粗暴的方式,两种气体完成了初步分离。

但一次分离很显然不够。。

但没有关系。

稍微提纯了一点的六氟化铀235气体会被送入下一台离心机继续提纯,然后再下一台,下一台……

经过多台离心机的逐步提纯,它的浓度便会渐渐提升到90以上,成为武器级的铀235。

此刻,这8万台高速离心机便在同时高速旋转着。而余庆知道,这只不过是这座工厂的其中一座离心机阵列厂房而已。

在它旁边,还存在着9座同样规格的厂房。

同一时刻,足足有80万台高速离心机在同时旋转。

相对应的,便是这座工厂那堪称巨大的耗电量。

每过去一小时,便会有2000万度电被这座工厂吞噬。

看着这如同钢铁丛林一般的离心机阵列,余庆脑海之中油然想起了那位名叫江阳的循环者所带回来的信息。

“一台足以打穿地壳的离子钻探设备,其峰值功率约在1gw左右,也即每小时耗电100万度。这一座工厂,耗电量便等同于20台离子钻探设备同时运行了……”

他还知道,此刻全球各地,所有铀浓缩工厂都同步进入到了最大负荷生产状态。

单单是等同于,或者更大于此刻这座工厂的,便有10座以上。

视察完了这座铀浓缩工厂,做到心中有数后,余庆教授随之来到了一座核电站之中。

此刻,基于目前极为迫切的核裂变燃料生产需求,这座核电站几乎停止了发电,并从之前的核燃料消耗者,转化为了此刻的核燃料生产者。

为了弥补所有核电站俱都停止发电的漏洞,人类世界不惜将原本已经停止使用的火电站再度启用,且上马了一系列的配套设施。

原本大部分用来承担防洪任务的水电站再度开始发电,储能电站也开始全功率运转。

这一切举措都只为了一个目的,稳定电网。

是的,仅仅只是稳定电网而已,而不是填补电力缺口。

因为此刻从绝对意义上来说,在风光电大量使用的现在,人类世界是不缺电的。

但风光电太过不稳定,必须要有其余类型的电力,譬如火电水电储能电站等,削峰填谷,如此电网才能稳定。

核电站以往起到的便是这个作用:发电高峰期少发电或者不发电,发电低谷期则多发电,以此实现电网稳定。

而现在,这个职责移交到了其余类型的电站之上。

这其中必然又涉及到数以百万的人力调动,但仍旧是那句话,这什么都不算。

此刻,在这座核电站之中,正在发生着一些类似“点石成金”的奇特变化。

众所周知,化学反应仅能改变物体的化学结构,无法改变元素类型。

它能将氧气变成二氧化碳,但无法将铁变成金子。

这便是人类对点石成金梦寐以求了数千年,却从未成功过的原因所在。

而此刻,这座核电站中,便进行着对于元素构成的最根本改变。

这是一座元素工厂。

从浓缩铀工厂或者核废料之中分离出来的废品,铀238,此刻便被制成了一个个棒状物,在这里开始接受中子辐照。

经由快中子俘获,这些铀元素被转化成了另一种元素,钚。

而只要控制时间,无法成为裂变原料的钚240含量便会被控制在一定比例之下,足以确保这其中的大部分成分都是钚239。

看着那一座座巨大的反应堆,看着那一根根正在接受辐照的铀棒,仔细了解了生产工艺、产能、流程、控制,以及后续的分离提纯等,余庆教授心情略微放松了一些。

两天时间,他视察了数家工厂,涵盖了氢弹制造、铀浓缩、钚239生产、仓储核弹拆解、现有材料征用等等各个方面。

视察的结论是,较为符合他之前的预期,甚至好于预期。。

那么,自己便可以将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上了。

使用核爆增殖方式,生产出最后的,等效于一万吨铀235的钚239,补足所需原料的最后一部分缺口。

回到氢弹制造小组指挥部大楼,临时处理了一些较为紧急的文件,他便看向了自己的副手。

“以后的日常工作都交给你来处理吧,只要不是涉及到整体计划的,你自己决定即可。”

“余主任,你……”

余庆教授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我是核爆增殖计划的提出者,也是主要负责人和领导者,我不去现场坐镇指挥,谁去?”

副手微微低下了头。

这件事情确实很重要。但真的就重要到余庆这位组长真的到现场去坐镇吗?

不一定。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他坐镇在这里统筹全局,然后派遣一位副手到一线去管理核爆增殖工程才对。

他这样做,分明是要从名义到实际,将核爆增殖计划的责任全都实打实的,不漏一点的揽到自己身上,让子孙后代想要骂别人都骂不到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