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会议结束一周后,滨海市。
没有媒体追逐,没有盛大宴席,一场只属于“星火”内部的特殊庆祝,在杂交中心那间熟悉的会议室里悄然举行。既是庆祝“星火计划”获得国家层面的正式认可与支持,也是庆祝林默与苏晚晴的新婚。
会议室被简单装点,多了几分温馨。长条会议桌上摆满了食物和饮料,气氛轻松而热烈。张浩正手舞足蹈地给刚从瑞士赶回来的马库斯描述阿里雪山的壮阔;陆青屿和阿邓则凑在一起,讨论着平台数据与基层病例的细节;来自龙泉的胡一山、岗巴、怒江的代表们,以及基里维纳的卡洛斯医生,也都通过视频连线接入,屏幕上满是笑脸。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风尘仆仆的马保国医生和他的妻子、护士长李梅走了进来。马保国依旧是一副沉稳的样子,但眼角的笑意藏不住。李梅则提着一个大大的、自家做的蛋糕,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林主任,苏主任!恭喜恭喜!”马保国声音洪亮,走上前用力握住林默的手,“院里这边一切安好,你们放心!”李梅则将蛋糕放在桌子中央,笑着对苏晚晴说:“晚晴,今天你是新娘子,可不能光忙着招呼大家。”
他们的到来,让这场聚会变得更加完整。马保国和李梅,代表着一直默默坚守大本营、为前方输送弹药、稳定后方的基石力量。他们的存在提醒着所有人,“星火”的燃烧,离不开每一个岗位上无声的坚守。
林默看着眼前这群人——开拓边疆的利剑,运筹帷幄的大脑,链接世界的枢纽,扎根基层的火种,还有守护家园的基石。他的团队,早已是一个五脏俱全、血脉相连的有机体。
他端起一杯清水(他依旧不喝酒),环视众人。
“谢谢大家。”他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却蕴含着不容错辨的情感,“谢谢你们一直在这里。”
他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简简单单地举杯,“为了我们走过的路,为了我们将要去的远方。”
“为了星火!”所有人齐声应和,无论是现场还是屏幕那端,都举起了手中的杯子,一饮而尽。
聚会尾声,众人陆续散去,或返回岗位,或奔赴新的征程。会议室里只剩下林默和苏晚晴。
苏晚晴轻轻靠在林默肩头,看着窗外滨海市的万家灯火。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她轻声问。
“路还很长。”林默握着她的手,目光沉静地望向远方,“‘星火’成了国家工程,只是拿到了更规范的‘出生证明’。如何让它真正在每一个需要的角落扎根、生长,如何让这套模式适应不同国情,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疾病、新挑战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他的话语里没有功成名就的懈怠,只有一如既往的、看向下一个目标的专注。
“是啊,还有很多”苏晚晴微笑着附和,语气里没有疲惫,只有与他并肩前行的坚定。
他们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
窗外,是无尽的灯火,每一盏灯下,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可能有一段需要被照亮的故事。
而他们知道,属于他们的那盏灯,或许不够耀眼,但它所代表的信念与行动,已然汇入这璀璨的星河,并将继续与其他无数的星火一起,照亮这条通往更多生命、更多希望的——
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