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嫪毐远在雍城,咸阳内部对不还政的质疑集中到了吕不韦的身上,让他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吕不韦召来了几名心腹。
“让你们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吕不韦迫不及待地开口。
“那就立刻公布!”
很快,在咸阳城各处的公告栏中,一本书被展览了出来。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吕氏春秋》。
旁边还悬挂着一张布告。
【大秦丞相,文信侯吕不韦有令。】
【若有能增减损益此书一字者,赏千金!】
字幕随之浮现。
【为了稳固自己的威望和地位,吕不韦颁布了《吕氏春秋》,试图用这种方式打消秦国内部对他的质疑。】
【但这种方式注定是治标不治本,更大的风波已经在暗中酝酿,并很快就要爆发出来!】
一名文士站在《吕氏春秋》面前看了半天,随后叫了起来。
“老夫发现了问题,快,老夫要去文信侯府领赏!”
片刻后。
吕不韦表情阴沉地看着这名中年文士。
“你说你发现了问题?”
中年文士得意洋洋地点头道:
“没错,而且有很多问题!”
“单单是开头,就有……”
吕不韦猛地打断了对方的话。
“拖下去!”
片刻后,惨叫声就响彻文信侯府的空地。
吕不韦哼了一声,颇为不爽地开口道:
“今后这些没事找事的家伙不许带来见本侯!”
《吕氏春秋》是不能有毛病的。
哪怕有一个毛病,也等于吕不韦整个人有毛病。
所谓的“增减一字赏千金”,本来就是吕不韦为了壮大声势故意炮制的说法。
谁真让你挑毛病了?
历朝皇帝见状也是忍不住又吐槽了一波。
【汉高祖刘邦:朕当年也听说了这件事情,还很羡慕在咸阳的读书人呢,没想到这吕不韦不讲道德啊。】
【汉武帝刘彻:吕不韦这个人就是这样,求小利而无大义,商贾奸猾本色!】
【光武帝刘秀:能被他投机成功当上大秦丞相,就已经耗尽祖宗十八代恩德了。】
【隋文帝杨坚:其实最好的方式还真是赏赐千金出去,这样的话整个秦国乃至全天下都会称颂吕不韦的恩德。】
【宋太祖赵匡胤:这家伙就是典型的鼠目寸光,指望他做什么大事还是算了吧。】
【明太祖朱元璋:造势是要钱的,连一点钱都不舍得,还怎么自保?】
金幕中,赶走了文士的吕不韦陷入沉吟。
“看来这个方式还不够,还得继续打仗!”
打仗无疑是能最有效提升威望的方式。
吕不韦很快就将目标选定为赵国,并打算让蒙骜去攻打。
但此刻一个坏消息传来。
蒙骜生病了!
生病也没啥,治好就行呗。
然而过了半个月,蒙骜死了!
这下吕不韦就尴尬了。
蒙骜作为齐国人,一直以来都和吕不韦关系亲密,是吕不韦在军中抗衡老秦人将领的有效帮手。
现在蒙骜一死,儿子蒙武等人也得守孝在家。
咋办?
蒙武倒是给了吕不韦一个人选。
“将军王翦沉稳睿智,家父生前多次称赞,认为可以让他作为主将出征。”
吕不韦皱眉不语。
王翦能力上或许是足够了,平时对吕不韦也相当恭敬,态度挑不出毛病。
但王翦却是一个实打实的老秦人!
任何一个老秦人都天然倾向于秦王嬴政。
在之前,这并不是问题。
可现在,嬴政、嫪毐、吕不韦三方正好僵持。
这种时候,任何一点微妙的改变都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