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99章 超脑分析,首个小发明

第99章 超脑分析,首个小发明

手头有了百两银子,

腰杆子暂时硬挺了些。

但苏惟瑾看着账本上预估的后续开销

——北上盘缠、京城住宿、春闱期间的打点、

可能的同年聚会……

心头那点刚升起的暖意又凉了下去。

卖文章终究是权宜之计,

甚至有点跌份儿。

堂堂解元,

总不能一直当个高级抄书匠。

得有个细水长流又体面的进项。

是夜,悦来客栈的油灯亮至深夜。

苏惟瑾摒退左右,

独自坐在窗前,

窗外金陵城的万家灯火渐次熄灭,

唯有他房中,

超频大脑正以前所未有的功率全速运转。

目标:寻找一种成本低、

技术门槛不高、见效快、

利润丰厚且不易被模仿的“小发明”。

海量的信息流在意识中奔腾。

现代化学、物理学、

材料学知识如同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与他对明代社会、市场、

物资条件的认知相互碰撞、筛选、评估。

提纯食盐?

利润巨大,但涉及民生根本,

盐铁官营,碰之即死,pass。

改良笔墨?

市场有,但竞争激烈,

改进空间有限,且文人挑剔,

难以快速打开局面。

花露水、香水?

成本高,工艺复杂(酒精提纯、精油萃取),

市场受众窄(主要是富贵女眷),见效慢。

高度烈酒?

明代饮酒习惯以低度黄酒、米酒为主,

高度酒市场接受度存疑,

且酿制周期长,设备要求高。

一项项方案被提出,

又被迅速否决。

超频大脑如同最精密的筛子,

过滤掉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最终,焦点锁定在一个看似平凡却极具潜力的物件上——香皂。

明代已有洁身之物,

如澡豆(粉末状,以豆粉为主料添加药材)、

肥皂团(将皂角捣烂加工成球状),

富贵人家也用猪胰脏混合豆粉、香料制成的“胰子”。

但普遍存在去污力一般、使用不便、

香气驳杂或不持久、造型粗糙等问题。

“就是它了!”

苏惟瑾眼中精光一闪。

超频大脑瞬间调出皂化反应原理(油脂+碱→肥皂+甘油),

并开始疯狂匹配明代易得的原料:

油脂:猪油!

量大便宜,金陵城肉铺每日产出巨量。

也可少量添加菜籽油、茶油调节硬度。

碱:草木灰水!

乡下随处可见,过滤后可得碱液。

或者…天然碱矿?

大脑瞬间检索地理记忆,山西、内蒙古…太远,暂不考虑。

草木灰水足矣。

添加剂:香料!

桂花、茉莉、薄荷…金陵周边花卉资源丰富,

可尝试简单蒸馏萃取或油浸法获取香精。

还可添加少量蜂蜜、牛奶提升肤感。

模具:找木匠或陶匠定制,

雕上雅致花纹或“玉洁”、“凝芳”等字样,

瞬间提升逼格。

核心优势:

1工艺简单,猪油、草木灰、香料混合加热搅拌,

倒入模具冷却即成,无需复杂设备。

2成本极低,主要原料几乎都是废物利用。

3效果碾压现有产品,去污力、香气、外观全方位提升。

4易于差异化,通过不同香料、模具打造不同档次产品,

主攻高端市场,利润惊人。

5配比和香料处理是核心机密,不易被仿制。

“完美!”

苏惟瑾一拍大腿,兴奋地站了起来。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次日,他便开始了“秘密研发”。

让苏惟山去不同肉铺零散收购最便宜的猪板油,

又让苏仲坤去城外农家收购了几大袋草木灰,

美其名曰“试验新的清洁之法”。

他自己则去了金陵最大的香料铺子和药铺,

购买了些桂花干、茉莉干、薄荷叶以及一些常见药材,

又购置了些小陶罐、滤布、简易蒸馏器具(借口炼丹制药)。

客栈后院一间闲置的柴房被临时征用为“实验室”。

苏惟瑾以“准备奇巧文章需静心”为由,

谢绝了一切打扰,

带着两个一头雾水的族兄开始了捣鼓。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猪油腥臊味难除?

超脑检索:加入少量生姜、橘皮同煮,过滤。

草木灰水碱度不够或不纯?

反复过滤、静置沉淀,

甚至尝试不同柴火的灰烬。

皂化反应不完全?

控制温度,持续搅拌。

香料添加时机不对,香气挥发?

冷却至一定温度再加入萃取液。

模具雕刻不精细?

亲自画图,找手艺好的老木匠重新制作。

苏惟山和苏惟虎看着苏惟瑾

化身老道士炼丹般将那些油乎乎、

灰扑扑的东西混合、

加热、搅拌、倒入奇奇怪怪的模具里,

面面相觑,实在搞不懂这位解元公到底要做什么文章需要这个?

但出于对苏惟瑾的无条件信任(主要是解元光环太耀眼),

两人还是老老实实地烧火、过滤、搬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数日后,第一锅成品出炉。

脱模的那一刻,苏惟山瞪大了眼睛。

只见那一个个巴掌大小、

椭圆形的物事,色泽温润微黄,

触手光滑细腻,

上面还清晰地印着缠枝莲纹和“玉润”二字,

散发出淡淡的、持久的桂花香气。

“瑾哥儿…这、这是啥?点心?”

苏惟山咽了口口水,

这玩意儿看着比街上卖的香药果子还精致。

苏惟瑾拿起一块,笑了笑:

“不是吃的,是用的。

洗手洗脸沐浴皆可。”

他亲自示范,打湿手后,

用这“香皂”轻轻一搓,

立刻泛起细腻丰富的泡沫,

清香扑鼻,用水一冲,

手上污垢尽去,留下清爽滑腻之感,

还带着若有似无的桂花香。

“神了!”

苏仲坤惊叫道,也抢过一试,

效果立竿见影,

比那皂角、胰子好用不知多少倍!

“这、这东西肯定好卖!”

苏惟山也反应过来,

激动得脸都红了:

“我的老天爷!

瑾哥儿,你真是文曲星下凡!

连这都能造出来?

这比胰子好用,比香药还香!

这得卖多少钱一块?”

苏惟瑾擦干手,心中也颇为满意。

虽然距现代香皂还有差距,

但碾压这个时代的洁身产品绰绰有余。

“成本几何?”

他问道。

苏惟山掰着手指头飞快算道:

“猪板油十文一斤,用了五斤。

草木灰几乎是白捡的,算五文钱。

香料贵些,但也只用了少许,算二十文。

人工、柴火…就算三十文吧。

总共成本…不到七十文!”

(明代银价波动,1两约合1000文)

“好。”

苏惟瑾点头。

“那我们暂定,这样一块香皂,售价五百文。”

“五百文?!”

苏惟山倒吸一口凉气,

眼睛瞪得溜圆。

“半两银子?!

就买这么一块洗手的?

有人要吗?”

“针对的不是普通百姓。”

苏惟瑾成竹在胸。

“是那些高门大户的夫人小姐,

是秦淮河上的画舫名妓,

是讲究体面的文人雅士。

对他们而言,半两银子,

买一份与众不同、

买一身持久清香、买一份‘雅趣’,

便宜得很。”

他顿了顿,补充道:

“而且,我们这只是开始。

后续可以推出不同香型

——茉莉、檀香、薄荷。

还可以做更小的,

方便携带的‘洗手膏’。

甚至可以定制,

印上家族徽记或斋号,

专供某些府上。

价格,自然可以更高。”

苏惟山听得目瞪口呆,

只觉得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金光闪闪的大门。

他仿佛看到无数的铜钱银子长着翅膀向自己飞来。

“瑾哥儿…你…你真是…”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

“咱们是不是要发大财了?”

苏惟瑾笑了笑,拿起一块成品,

放在鼻尖轻嗅。

桂花香气清雅馥郁。

“发财是其次。

重要的是,我们有了立足金陵,

乃至将来立足京师的底气。”

“下一步,找个靠谱的铺子,

或者…找个靠谱的合作者。”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繁华的金陵城,

这一次,眼中充满了开拓者的锐利光芒。

知识的降维打击,终于从考场,延伸到了商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